第76集团军某旅上等兵、二等功臣王宏耀翻越绳网障碍。杨晓栋 摄
进入7月,2019年大学毕业生士兵提干和优秀士兵保送入学工作全面展开,共和国军官队伍将补充新的血液。其中,优秀士兵保送入学是军队基层干部的重要来源渠道,是当前部队吸收保留高素质人才的一种方式。士兵保送入学的硬性条件非常严格,每年能够达到保送入学要求的士兵凤毛麟角。
据第76集团军人力资源部门统计,这个集团军去年优秀士兵保送入学名额有28个,但最终符合条件的人却仅有26名。从普通战士跨入干部行列,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?保送落选又该何去何从?
他觉得自己生来就是部队的人
梦想,近了。
难掩内心的激动,上等兵王宏耀和父亲一同走上领奖台。在第76集团军某旅年度表彰大会暨颁奖典礼现场,王宏耀家乡的领导专程赶来,为他戴上二等功奖章。
这枚沉甸甸的奖章,承载着王宏耀的荣耀与梦想。“有了这个二等功,就可以争取保送了!”他兴奋地告诉记者,自己从未感觉离梦想这么近。
王宏耀很想在部队长干。对于这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而言,从士兵变成军官,意味着命运的改变。
士兵荣立二等功,可以选择退役转业,也可以争取优秀士兵保送入学。
在很多战友眼里,已经24岁的王宏耀选择退役转业更“明智”,因为他年龄偏大,即便上完军校回到部队,发展空间也不大。
不过,王宏耀最初的愿望从未动摇过。他觉得自己生来就是部队的人——滑降训练,班长做一遍,他跟着做一遍就能达标;队列训练,有人偷懒,他看到会忍不住多说一句;攀登训练,有人半天学不会,他会急得直跺脚。
同班的战友总说王宏耀是“戴着义务兵的衔,操着连长的心”。
在优秀士兵保送入学的条件中,有一条硬杠杠是“担任班长1年以上”。
刚刚接到班长命令的王宏耀激动地说:“明年我就可以申请优秀士兵保送入学名额了!”截至目前,他已经满足保送入学的所有条件。
王宏耀的故事,也是大多数“保送生”的故事。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信念,就是“追梦路上风雨无阻”。
看到王宏耀,六连副连长赵世朋想起10年前的自己。
那时,赵世朋还是个“什么都不懂”的新兵,但他就是羡慕军官,一心想“提干”。
战友们经常见到这个新兵追着班长问:“班长,怎样才能‘提干’?”
“你连军衔都没有,还想‘提干’?”班长笑着回了一句。
自此以后,“赵排长”这个绰号就流传开了。
“想‘提干’有什么不对?不是都说‘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’吗?”因为总是被战友调侃,“赵排长”也有些委屈。
当通过异常艰苦的努力取得保送入学资格,真的成为“赵排长”后,赵世朋忍不住要感激当初那个有点“傻”也特别“倔”的自己。
保送入学,是一条充满挑战的艰难之路,也是一场异常残酷的淘汰赛。
“前些年,旅里每年优秀士兵保送入学的名额仅有1到2个。这两年名额有所增加,但最多的时候也只有5个。”旅政治工作部人力资源科科长李胜现解释道。
去年,旅里就有11名士兵荣立二等功。随着每年立功的人数增多,申请保送入学的士兵越来越多,竞争变得越发激烈。
已是中尉的马新庆,常回想起自己“提干”前一年的经历。那次,他不慎从“跨越天堑”的钢丝上摔下来,造成脚踝粉碎性骨折。
“难道自己真的废了?梦想到此为止了?”躺在病床上的马新庆曾质疑过自己。最终他顶着压力,以全优成绩完成所有考核,成功取得保送资格。
“成功总是青睐奋斗者。”纵观该旅近年来优秀士兵保送入学情况,可以得出一个结论:能够坚守初心的士兵才能把梦想变成现实。